从《停战以后》顾青到《小兵张嘎》老钟叔:张平的银幕人生让人赞
“他往谈判桌前一坐,镜头里就升起一种不动声色的威严;他钻进青纱帐,一扬手又成了孩子眼中最暖的庇荫。”1962 年的《停战以后》与 1963 年的《小兵张嘎》接连上映,让观众第一次如此集中地领略到同一张面孔的“两极”:一端是戎装笔挺、儒雅锋利的我军谈判代表顾青;
“他往谈判桌前一坐,镜头里就升起一种不动声色的威严;他钻进青纱帐,一扬手又成了孩子眼中最暖的庇荫。”1962 年的《停战以后》与 1963 年的《小兵张嘎》接连上映,让观众第一次如此集中地领略到同一张面孔的“两极”:一端是戎装笔挺、儒雅锋利的我军谈判代表顾青;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就像好演员孙飞虎一样,其实原本,孙飞虎也只是一个贵州话剧团的普通演员。但是很快便摇身一变,成为了蒋介石的特型演员。
先别急着下结论。两岸隔着一条海峡,隔的其实是几十年的日子。自蒋介石带着那一百多万军人和家属撤到台湾,很多人从少年变到老年,年年过节都朝着西边磕头,盼着有一天能把那碗年夜饭跟父母一起吃。岛内的眷村里,清晨有卖豆浆的吆喝,有老人凌晨四点起床练太极,练到一半停下来看
剧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酝酿,1960年形成初稿。1963年,导演成荫来到广西实地了解史实情况,进一步丰润剧本,但因涉及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当时未拍成。直到1977年,成荫重新启动拍摄,摄制组抵达韦拔群的故乡广西东兰县后,立刻登山前往韦拔群烈士纪念馆参观
新中国成立之际,亲身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成荫,希望能拍摄一部表现军民英雄的影片。此前,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根据山东战场一个战士被俘后誓死不屈的新闻报道,编演了歌剧《钢骨铁筋》。成荫看后深受感动,决定将其改编为电影,此想法得到了东影厂长袁牧之等人的支持。
1956年,陈其通创作的话剧《万水千山》获得广泛赞誉,有关方面决定将其拍成电影,任务最初下达给北影,指定成荫担当。成荫邀约孙谦共同改编,写出电影文学剧本《红军万军》,但连续两稿未通过。1958年1月,拍摄计划重新启动,经总政治部与文化部商定,由八一厂和北影厂合